在“沈鼓云”服务平台运行大厅的大屏幕上,分布各地的数百家企业的数千台设备运转情况一一呈现。
“沈鼓集团的服务团队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实时在线为客户提供故障预警、故障诊断、故障排除等15种专业服务。”沈鼓集团党办主任刘胜民对记者说,今年4月28日,沈鼓十万空分机组通过国家鉴定,实现大型机组国产化的历史性突破。
亲历国企兴衰的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提起当年企业重组时的过往仍难以平静,“重组前,3家企业的产值加起来不到10亿元;重组后,第一年产值就达80亿元。”2004年,沈阳鼓风机厂与沈阳水泵厂、沈阳气体压缩机厂重组,成立沈阳鼓风机集团,随后西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厂区。
数字彰显了铁西区的巨变:2002年至2017年,沈阳市铁西区生产总值由76.8亿元增长到883.1亿元。历经百年工业变迁的铁西,承受过转型发展的阵痛,也尝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实实在在的好处。
外引内联 产业园区为老铁西撑起新格局
初冬时节,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沈阳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试基地项目现场仍一派繁忙。“一期投产的免水洗色浆是高科技拳头产品,是我们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用这种色浆给纺织品上色后不用水洗或用少量水洗,污水排放量能减少一半以上。”公司董事长龚党生说。
沈阳中化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正在建设的中试基地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2.7亿元。“这个项目也是为了推动沈阳化工研究院高新技术成果尽快产业化并走向市场。”龚党生说。
前不久,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与展览会在沈阳举行,分会场就设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出炉的数据让人为之一振:中德产业园新开工和续建项目13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
2002年,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沈阳铁西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拉开了这个最具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幕。老铁西320家企业“东搬西迁”,承载他们的是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产业园则成为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的承载区。无疑,他们是铁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